2012年5月18日,拱墅区的杭州外语实验小学举办了一场小学英语教学交流论坛。许多外省的英语教师笑说,这真是一次耗费脑力的教研活动,短短的一天时间,上午听课,下午研讨,把时间排得满满的。但是,谁都不愿意少听一点,少记一些,因为这次外语实验小学是玩真的,学校把北京、上海、新疆乌鲁木齐、香港的名师拉到杭州,研究起小学英语怎么教。可以说,这是一次货真价实的小学英语教学的头脑风暴。
看看我们的邻居怎么教英语
接着昨天上午的公开课,下午一线英语老师、英语教研员,各校校长围坐一起,进行更深入的学科探讨。
许多人的目光集聚到上海老师朱雯倩身上。与杭州外语实验小学的王芳老师一样,来自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朱雯倩也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她的教龄只有三年,是静教院英语老师团队中年龄最小的老师。
朱雯倩虽然教龄不长,但是她对课堂节奏的把握感却是丝毫不差。昨天,朱雯倩老师的上课内容是介绍各种户外活动。这堂课内容不少,有许多新生的词汇,还包括“动词进行时态”这个语法点。一上课,朱老师就带着学生们一起“动起来”,她用“边说边做”的游戏,来向学生们介绍一些户外运动活动。背景音乐“I like running(我喜欢跑步)”响起,朱老师就把身体向前倾斜,摆动双臂,做出小跑的姿势,聪明的学生们马上就照着学了起来。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节课上,朱雯倩老师自始至终都没有向学生们说一些英语动词的进行时态。朱老师说,这些时态规则很抽象,小朋友们根本理解不了,就算让他们一时间硬性记住了,等过一段时间,他们肯定又全都忘了。
朱老师说,小朋友们的模仿能力强,而且爱表现,只要对他们稍加引导,他们就会把这种天性充分发挥出来。有时候,我们必须教给学生体系中的英语知识,但是很多老师也明白,一时间孩子很难消化,是强塞还是暂时放弃,朱老师其实选择了后者。但她结合了孩子的特点,把课堂变成一个大乐园,让孩子们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潜意识里记住了一些知识。
朱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是不是适合所有的小学英语教学呢?有没有这方面的理论依据来支持这个观点呢?事实上,还确实有。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在静观本校老师的表现后,抛出了“最佳发展期理论”的理论。他认为,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最佳学习年龄,一年级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模仿能力也强。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英语发音,语声、语调能力,是一个最佳的时期。上海的一些学校对一年级学生加强了英语语言教学,而且学校在一年级阶段不开设数学科目。
杭州的学生基础扎实
虽然上海与杭州邻近,但上海的区域性决定了教学的国际化,那么英语教学便是最突出的。朱雯倩老师说,上海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英语,并且一节课所含知识量很大,上课节奏也比较快。
但朱老师在教过杭州学生后发现,从基础这块而言,杭州学生很扎实。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和动力。杭州外语实验小学的王芳老师是一线教师,她说学校在英语教学上,很重视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并且要相对平均。但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词句的积累较少,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更为重要,在高年级开展英语的读写教学更加合适一些。另外,老师们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原版教材,力求让孩子的英语能“正统”起来。
外语实验小学将英语教学
作为五年规划发展中的试金石
王芳老师是杭州小学英语一线教师里的一个缩影,同样她也是外语实验小学一名普遍教师。但从她的教学理念中,我们不禁对外语实验小学这所公办学校的英语教法产生遐想。公办小学一般都在三年级开设英语课,而外语实验已经在三四年前,就在一年级设置了英语教学。可以肯定的是,今后五年,英语教学将成为这所普通小学“发力”的武器。
首先,教师团队发生变化,今后像王芳这样有活力、有思想的年轻教师将成为英语教学的主力。而且,师资结构也要进行大面积改革,几年以后力求形成“塔基”队伍和“塔尖”队伍,形成市区校三级人才梯队。还有,学校尽力到2015年,把教学质量提高到全区前列,尤其要将英语学科变成杭州市区小学中最具辐射力的精品学科……
总之,外语实验小学最终对自己的定位是: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杭州市一流外语品牌学校。
不间断地聘请外教不停自编教材
公办的外语实验这么做会不会亏
“我想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快乐的‘小百灵’”,外语实验小学的闵群校长说,现在学校一共有5位在编英语老师,2位外籍教师。谈起这个英语团队,闵校长的语气中满满的都是自豪,她说这批英语老师很优秀,也很年轻,平均年纪只在25岁左右,都能说一口流利又“美丽”的英语。“我的这些年轻同事,英语口语的感觉好,也有亲和力,思想活泼,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我想,如果老师的“有趣”和学生的“有趣”相近,肯定更容易“玩”在一起,“学”在一起。”
老师是一种新鲜的、“活”的教育资源,还有一种教育资源,那就是课本。在大家的印象中,课本都是陈旧的、没有活力、不易接近的,闵校长想把教材变得“活泼亲民”,给它“自己的想法”。
外语实验小学的课本是参照牛津、剑桥等少儿英语教材自行编写的,这套新编教材里的故事全部是精心挑选的,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
“老师有趣,课本有趣,我想上课形式是不是也要一样有趣呢?”在学校计划打造英语特色时,闵校长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她聘请了两位外籍教师,给孩子们每周上一次交流课。孩子们与外教的交流是方方面面的:“外国的小朋友吃什么”,“他们喜欢动画片吗”,“他们的爸爸妈妈也会骂他们吗”……所有的对话必须是用英语完成的。
请这些外教的成本不低,而且这两年越来越高,但校长从来没放弃过。在她看来,与外教交流,是孩子看另一个世界的天窗,就算会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她也舍不得把孩子们的这个小天窗给关上。
不仅仅是英语学科,各门科目的课堂形式是不是能更有趣?这种有趣能帮助培养孩子的兴趣吗?闵校长还在继续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