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扬子晚报
法国外教苏州执教五年坚持自学中文:感受汉语魅力 爱上中国文化
10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内(苏州外教招聘),中法学院45岁的法国教师法毕安给大四学生们上管理学专业课,幽默风趣的课堂里不时会穿插汉语交流,让同学们倍感亲切。
据了解,法毕安一直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2018年3月受聘来到苏州执教,业余时间自学中文,每天随身携带本子记录下日常用语、词汇等进行学习,还通过看新闻、听歌曲、看电影等方式学中文,也常常和中国学生、老师甚至是公寓保安、建筑工人用中文交流。“希望通过学习中文,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随身带本子记录词汇句子 每天打卡图书馆
法毕安表示,早在十多年前他在美国大学读博士、做访学研究时就发现,中国学生的比例很高,诸多交流下他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来到中国高校执教后,法毕安更是抓住各种机会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教优秀的中国学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学习中文可以有更多交流沟通,去了解中国人的思维、行为方式。”法毕安在手机里下载了不少新闻APP,每天坚持阅读收听各种新闻。“这样可以锻炼我的中文听力。”他表示,因为是自学中文,他会把一些看新闻看到的词汇,比如“合作共赢”“双赢局面”,抄下来,把意思记录下来,去学习、理解。
“中国文字是承载了很多东西的,包括一些词语、成语,学习中文去感受中国文化。其实法语也是一样的,承载了很多东西,包括有拉丁语、希腊语相关的东西,也包含了很多文化。”法毕安历时5年通过深入研究中国和法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完成了其学术专著《中法行为指南》。
横平竖直、抑扬顿挫,一笔一画、一字一音,汉语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法毕安。记者看到,法毕安随身携带着两本大大的摘抄本,上面写满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词语、句子。“四大发明”“节约用水”“扫码下单”“请勿乱扔垃圾”“你可以先尝后买”“从网上下载到个人电脑”……他在每句中文的下面,还分别标准了每个字的拼音,第三行则用英文记录每句话的意思。
学习过程中,图书馆是法毕安每天必打卡的一个地方。“他是经常来图书馆的,包括他对中文语言的学习,我们在这方面的交流比较多。”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图书馆老师徐建介绍,法毕安在图书馆或者校园里遇到她,都会主动用中文打招呼、交流请教,“他学习的速度非常快,可见他对学习中文的用心。”
通过看新闻、听歌、看电影来学习中文
除了能看懂、会说一些日常用语,法毕安还通过相关软件学习汉字的书写。当记者问他是否能书写“中国文化”几个字时,他立刻用左手在本子上一笔一划写下这四个字,不仅准确无误,笔画也很正确。他见记者很吃惊,笑着打开了手机里的软件介绍,“我就是对着每个汉字的笔画这么一笔一划地练的。”
法毕安还喜欢听中文歌曲、看中国电影,他很喜欢张信哲、周杰伦、林俊杰等的歌曲。“我每天都会听音乐,一边对着歌词,一边练中文。”说着,他打开手机里的QQ音乐,播放起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大声跟着唱了起来。
“中国电影也很好看,《战狼》《长津湖》《志愿军》等我都看过,中国电影一般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他在学术专著里还做了中法电影对比的相关研究。
汉字背后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更让他深刻地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语言蕴藏着文化,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工具,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法毕安认为,中国人是比较爱学习的,他们有内驱力去学习。“就像中国学生学法语一样,我们也要去了解中国的文化,这样才能消除中间的距离和隔阂。”
与不同的人交流 中文记录生活分享朋友圈
法毕安激情洋溢、幽默风趣的课堂风格,让他成为中国学生最喜欢的外籍教师之一。“他和学生很亲近,讲课的方式也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我们哪里有不懂,他会很细心地解答。”学生杨卓佳表示。学生尹星元表示,“他是我见过的法国教师里中文说得最好的老师之一。他会在包括授课和一些日常生活当中会用到很多的汉语,来增加一些趣味性。他自己也是展现出了对中国文化极大的兴趣。”
在苏州工作、生活了5年半,法毕安非常喜欢苏州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苏州是中国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苏州融合了过去、现在与未来,是中国的一个缩影。苏州有古老的一面,也有现代的一面。”
法毕安会把每天自己观察到的关于中国的方方面面,哪怕是很小的细节记录下来,分享到他的朋友圈。“意想不到的新体验,现代舞很受欢迎。”“欢度国庆的氛围无处不在”“多视角看大学校园里的军训”……法毕安会将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拍摄、记录下来发到朋友圈,并将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
除了工作生活中和师生们的交流,法毕业安还喜欢和中国普通民众进行聊天交流。对他来说,融入文化的切入口就是人,他会经常跟公寓楼的保安聊天,会到文星广场与周围的建筑工人坐下来聊天,通过真诚的交流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以及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