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文汇报
50位杰出外籍人才获颁2023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来自亚美尼亚的马星星在上海待了14年,她是《留学生在沪工作证》001号获得者,现在成了上海交响乐团事业发展中心项目经理。昨天,她和刚下飞机的姐姐安妮娅盛装亮相走上红毯。于她而言,上海早已成了“自己的家”,“我与上海的缘分是一辈子的”。
马星星所走上的红毯,正是2023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颁授仪式。这一用于表彰和感谢杰出外籍人士对上海(上海外教招聘)发展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仪式昨天举行,来自15个国家的50位杰出外籍人士获奖。
上海市政府以市花白玉兰为名,自1989年起,相继设立白玉兰纪念奖、白玉兰荣誉奖和上海市荣誉市民等对外表彰项目。迄今为止,已有1827名杰出外籍人士获得白玉兰系列奖项,成为“白玉兰大家庭”的一员。
今年受到表彰的50位外籍人士(外籍人才)来自经贸、金融、科技、航运、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多年来,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在不同岗位上为上海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强化“四大功能”、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不仅是上海发展建设的见证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上海市政府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感谢,并希望通过颁发白玉兰系列奖项,激励更多外籍人才来到上海、留在上海、融入上海,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拿了这么多的奖,这份最为特别,最为珍贵。”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特聘教授及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马可·穆勒用流利的中文如此感慨,他被诸多电影人亲切地称为“老马”,早在1975年就来到上海研究中国电影。近年来,来自意大利的“老马”不断帮助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舞台。而他也在上海安了家。“上海能让各种文化融合,我家里人天天说上海话,以后我也将继续研究海派文化。”
与上海结缘,更要助力上海城市建设。比如,来自法国的魏可思自担任东方汇理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以来,拓展绿色金融、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等业务,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来自美国的古睿智是上海重塑集团首席技术官,他带领技术团队建设了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实现关键零部件本地化生产。来自荷兰的范睿思推动亿滋国际在企业内部建立党组织、工会、妇联,还助力上海对口帮扶云南红河州实现“蝶变”。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尚想算法设计实验室创始人康思大在上海有个“小目标”:让更多小朋友学习人工智能。“我们将不断推动相关项目,因为人工智能就是未来。”
“我将立足上海,持续投入和加强国际合作,带领公司乘风破浪、一路前行。”必维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集团高级副总裁、北亚暨中国区总裁葛思越说:“上海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每一条街道都有它的历史,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和独特风格每天都会带来新的发现和惊喜。”正如所有获奖者一样,上海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愿意为这座城市的辉煌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