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外国人为什么这么爱成都?
成都四月,开放热潮奔涌。
4月15日,成都(成都外教招聘)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举行;4月16日,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开幕。两场盛会高朋满座,为成都迈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锚定崭新起点。
来自意大利、法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城市代表团(外籍人才)齐聚一堂,在交流中碰撞合作的火花。自1981年与法国蒙彼利埃市缔结友好城市以来,成都的“国际朋友圈”已拓展至244个。成都,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全球伙伴在文旅、经贸、科技、教育等领域,携手书写互利共赢的时代篇 章。
当然,愿意跨越万水千山奔赴而来的,又何止各国友城代表?外资企业、500强巨头、海外研发团队、外籍人才,乃至数以百万计的入境游客均纷至沓来。从“蜀道难”到“通全球”,这座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城市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6%的GDP增速,8.1%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0%的工业投资增幅,161.6%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狂飙……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当下,成都交上的这份一季度答卷更加印证了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要义。
川广自源,成人在始。回望千年历史,开放其实一直是成都的底色。天府之国,以通达为帆,凭包容作壤,从未停止敞怀迎客。
“去成都旅游太省心了”
为了让国际游客实现“刷卡自由”,成都又发力了。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现场,成都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万事达卡亚太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围绕提振消费、优化入境支付体验展开合作。
“这会让支付变得更加便利!比如在德国,很多人还是习惯使用信用卡,而他们又是特别喜欢去旅游的那群人。所以要服务好这类客户,信用卡支付还是非常重要的。”德国波恩市副市长乌苏拉·索特对于成都的举措表示高度认同。
“经常有游客和我们感叹,‘和其他城市相比,去成都旅游太省心了’。”旅游业从业者吴明炫举例说,马来西亚最常用的线上支付方式Touch'n Go的账号可以直接绑定支付宝(Alipay),扫码乘坐地铁或者付费都非常方便。在成都,兑外币、刷外卡、用现金……外国游客可选的支付方式很多,而且基本不会被“卡”住。
吴明炫所在的机构名叫Chengdu Explorer(成都探索者),去年7月刚成立,专注于从事成都入境游。有着多年推广经验的她通过观察发现,大熊猫、九寨沟、都江堰和SKP灯光秀等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的点击量都非常高,“成都旅游资源丰富且深受外国人喜爱”。
“它们性格温顺,似乎十分享受这里的生活。”英国曼彻斯特市城市政策部政策官汉娜·安德鲁是第一次来成都、第一次看大熊猫,她不停驻足拍照,并感叹,“看了大熊猫,我还特别想去看看小熊猫”。和她一样,许多国际友城代表也被成都的自然人文之美圈粉,直呼“以后一定还会再来成 都”。
其实,凭借古今辉映的城市气质和友好包容的人文氛围,成都已经成为不少外国人心目中首选的入境旅游目的地之一。2025年一季度,成都航空口岸接待外国人35.4万人次,同比增长70.18%,春节期间同比激增200.7%。
近期,成都入境游愈发火爆。仅清明假期三天,成都航空口岸就有380余架次航班、4.8万余人次出入境。和去年年底相比,Chengdu Explorer(成都探索者)最近的业务量已经增长50%以上,高峰期甚至一天4个团平行发 团。
截至3月31日,成都直飞国际地区的航线已达74条。今年,“中国航空第三城”更加着力织密“空中丝绸之路”,将开通或加密直飞巴黎、马德里、雅典等13个城市的14条国际客货运航线。例如,4月27日,川航已在成都首航开通直飞马德里航线;4月28日起,国航恢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往返巴黎航线;4月30日,成都还将新开通直飞马来西亚槟城的航线。据预测,2027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1亿人次。
入境游客量的快速增长,也离不开各方面越来越便捷的服务措施。以消费为例,在春熙路商圈IFS商场,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一位游客消费了6万多元,随后她来到三楼的“即买即退”集中办理点,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取到了约5000元的现金退税款。
一季度,成都累计落户首店148家,开展首展首秀首发活动超50场,49家“即买即退“商店升级优化离境退税政策,释放一拨消费潜力。
“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还是处于蓝海状态,今年年底我们的订单应该还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吴明炫对于成都入境游的增长趋势非常有信心,并且已经在计划提高投放预算和增设深度游路线等。
“在成都可以嗅到未来的气息”
伴随着汽笛轰鸣声,一批“成都造”新能源汽车即将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摩尔多瓦。
2019年,正逢成都青白江区建设高能级国际营商环境,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让来自哈萨克斯坦的Gumar决定和朋友一起成立公司,出口太阳能板、机械设备以及日常用品等中国商品,目的地主要是俄罗斯和摩尔多 瓦。
Gumar和合伙人也敏锐发现了摩尔多瓦更进一步的市场机遇。“因为摩尔多瓦没有自己的油,燃油和汽油都卖得比较贵,所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那里非常受欢迎。”
这个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国家,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工业基础薄弱,交通也一向闭塞,但它距离中欧班列的终点站波兰马拉舍维奇并不太远。“利用中欧班列,应该可以开辟一条更加便捷的通道。”有了这个初步判断后,他们说干就干。如今,他们已经成为摩尔多瓦第一家有能力提供门到门服务的物流公司。
从2023年开始,Gumar觉得生意“忙了起来”。他说到,“没有‘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我们的客户不会有现在这么多。”现在,他们公司每个月拼柜4柜左右,整柜在10柜至20柜之间。
Gumar的故事只是缩影之一。自2013年首趟成都中欧班列鸣笛启程以来,成都国际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3.2万列,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货品占比逐年提升。
“在马可·波罗时代,丝绸之路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道路之一。但马可·波罗用了3年时间才来到中国,我到成都只坐了10小时的飞机。”意大利都灵大都会副市长雅各布·苏波谈起这种古今对比充满感慨。
在雅各布·苏波看来,都灵是欧洲汽车制造业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成都同样拥有实力雄厚的汽车和电动汽车制造业,所以两座城市可以加强在汽车产业上的联系。
“我们可以把传统的瓷器贸易,变成芯片和人工智能技术贸易。”他也非常期待看见在“一带一路”上关于创新产业的贸易往来越变越多。
虽然是第一次来到成都,但雅各布·苏波被成都的创新氛围深深吸引,“当你走在这个城市的街头,你可以嗅到未来的气息,在欧洲或者北美都很难找到这样的城市。”
机器人随音乐起舞、无人驾驶车穿梭园区、冰淇淋从智能设备中“诞生”……在成都高新区的新川创新科技园与天府锦城实验室,一系列高科技发展成果也让其他许多国际友城代表“眼花缭乱”。
“科技创新的实用性在这里触手可及。”新西兰哈密尔顿市议员伊万·威尔森手里握着一支机器制作的棉花糖笑着说。“中国对创新的包容令人敬佩,这种开放生态恰是国际合作的关键。”他期待在智慧农业、绿色交通等领域与成都深化协作。
通道是贸易的基础,创新是合作的引擎。成都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上,一组最新披露的经贸数据更是让人看到了成都在开放路上的累累硕果:成都国际班列连接境外120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2024年,成都外贸进出口8390亿元,同比增长12.1%;平均每天有2家外资企业来蓉投资,315家全球500强企业落户成都;2024年成都外商直接投资16.71亿美元,居中西部第一……
在吸引利用外资方面,今年一季度,成都新设外资企业147家,同比增长8.89%;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6.38亿美元,同比增长74.04%,增幅高于全国85.33个百分点,总量居中西部城市第一。
“蓉”通世界,“蓉”耀全球。着力释放机遇与诚意,成都的开放大门正越开越大。
“成都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非常喜欢这座城市,看起来到处都是树木和绿植,像一座巨大的公园。”Sebastiɑ́n在第一次看到成都的照片时就心生向往。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从厄瓜多尔来到成都求学,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
刚踏上成都这片土地时,Sebastiɑ́n的心里其实充满忐忑,因为他那时“完全不懂中文”。但后来他很快意识到成都的国际化程度超乎想象,“去出入境管理部门或者银行之类的机构办事,都能遇到会说英语的工作人员”,有些人的英语可能比母语为西班牙语的他更流利。
在成都生活的一年半中,Sebastiɑ́n发现远超他想象的事情太多了。比如网购一件发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商品,他三天内就能收到货。“这太不可思议了,在我的祖国买一件网上的商品可能要等一个月,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实在太强大!”Sebastiɑ́n的语气中充满了震惊。
“成都虽然地处内陆,但聚集了很多高质量的公司,特别是四川自贸试验区里有非常多制造业工厂和高科技企业,我非常想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并且学习。”作为一名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Sebastiɑ́n一直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充满兴趣,他现在正在努力学习中文并希望之后能有机会留在这里工作。
这些年来,中国在许多领域都积淀了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成果,吸引了无数像Sebastiɑ́n一样的外国留学生慕名而来。作为一座高校资源丰富的城市,成都更是成为不少留学生的首选之地。
四川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的尼泊尔籍医生李仕华(Bal Krishna Shrestha)已经来中国二十多年了,他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医生。2003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前往尼泊尔招生,在了解到学校的雄厚实力后,他便来到了成都。
“我刚来成都的时候,天府新区还有很多农田,现在已经高楼林立,发展速度太惊人,而且它给出的外籍人才政策也非常合适,我觉得在这里一定会有非常不错的发展机会。”毕业后,李仕华选择在天府新区一家医院工作,也是该医院引进的第一位“洋博士”。
“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再到毕业工作、成家立业,成都这座城市承载了我几乎所有的青春,可以说成都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它有非常深的感情。”说到这里,李仕华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激。
李仕华的家乡被称为尼泊尔的“艺术之城”,古称拉利特普尔。从那里驱车3小时可以到达泽里果德市,这也是刚刚与成都都江堰市缔结友好合作关系的城市之一。至此,成都的国际友城总数增至244个。
伴随着一条条国际航线凌空穿云,一趟趟中欧班列呼啸驰骋,一项项投资项目扎根落地,一份份人才政策精准践行……成都张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底蕴,激荡着时代的蓬勃活力,在世界舞台上持续书写属于这座城市的璀璨篇章。